

「寶」是珍貴的意思,凡世間希有之物,用金錢尚難買到的,都可稱之為寶。世人為莊嚴人身,以金銀、琉璃、珊瑚、琥珀、珍珠、瑪瑙、鑽石、硨磲、琦玉等類的昂貴物質為寶,綴成首飾瓔珞,佩戴掛飾,顯得榮耀;殊不知,人之高貴,不在身上珠光寶氣,而在心地清潔善良;要有真善美的人生,唯賴以佛陀的教法來改變過去諸惡所造的習氣,重建未來眾善所成的現實生活,才能步上光明的前途,達到究竟充實,清涼自在和祥安樂的新境地。
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教法,若無諸佛演說這種甚深無上的微妙法門,眾生永遠不會得到佛法的利益,若無十方三世諸大菩薩及出家僧眾承傳佛法,續佛慧命,佛法就不能久住世間。能說法的「佛」,佛所說的「法」,傳佛法的「僧」︱︱出家沙門,是絕對用金錢物質買不來的,故當稱之為寶,所以佛、法、僧為「三寶」。
世人要想得三寶護持的功德,唯有「信」仰才能得到,故曰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既信仰三寶,就當皈依三寶。「皈依」是一種學佛的儀式,比如學生入學,必先經過報名投考上學受課,才算取得學生資格一樣;皈依只是學佛的開始,入佛之門也。皈是歸投,依是依仗,皈字含有反黑為白的意思,要發願永離以往的黑暗,皈向今後的光明,遠離眾生的黑暗,投入佛陀的光中,從迷惑的黑暗,皈覺性的光明,離開眾生的苦海,皈往佛陀的樂土。佛陀的慈光普照,永垂悲願的雙手,時刻都在接引眾生;眾生正如無知的幼童,不知水邊和車路危險及歧途的可怕,只是亂跑亂蹦,不顧生命的安全,不聽慈母擔心的呼喚,一旦誤入歧途,受到苦痛,才想到慈母,趕緊回頭,投入慈懷,懺悔莫及,流下痛苦的酸淚,覺得慈母有無限的溫情和安穩,才珍惜這是真正安全的保障,自今以後,要依從慈母的告誡,至到終身。
眾生因迷失本自覺性,多生累劫,在那茫茫無際的苦海裡,六道輪迴,頭出頭沒,長期受苦,不知出離,吃盡苦頭,受盡辛酸,忽得三寶慈光攝受,覺悟人生所受無不是苦,趕快皈依,攀上三寶的慈航,受持佛陀的教戒,消除深重罪業,建立新生的人生,永離六道苦趣,修學菩薩行願,廣行菩提大道,救己救人,自利利人,完成圓滿無缺的人格,最終達到佛陀的境地。仗三寶的慈悲,有如是利益,以三寶的功德來莊嚴身心,自然馨香遠播,光明無量,這樣才是真正的莊嚴,人類能及早醒悟,回頭是岸,盡形壽皈依三寶,奉行教戒,實踐美滿快樂的新生活,才能建立真實和平幸福的世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