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類有分別善惡的天性,也有樂善厭惡的本能,比如嬰兒,初生人間,當他身體清潔,衣被舒適,吸飽母奶,便很甜蜜的熟睡;假若身體不潔,衣被不適,或是饑餓,便會哇哇大叫;世事無知的幼童,當大人給他一塊糖吃,或一件新衣穿上,或一樣玩具在手裡,便會自然的歡喜高興發笑;如遇不稱心的事,或被大孩子欺負,也會發愁,甚至啼哭。到了成年的人,對於善惡的觀念,尤其了解;但今提出這個名詞,又不免有人生起疑問,何謂「十善」與「十惡」呢?茲以表解,然後說明。

我們人類在日常生活中,所造的業,或善或惡,歸納起來,不出表列身、口、意三種:行善為三業善因,作惡為三業惡因,有因即有果,有業即有報,行三業十善的因,感死後生天樂報;造三業十惡的因,則感死後墮落地獄苦報,所以我們每一個人,都應當要身業清淨,口業清淨,意業清淨。

如果人們經常不殺生,無論任何動物的生命,都不殺害;從來不偷盜,他人之物,縱一草一木,一花一葉,不經允許,而不應取;不行邪淫,除自己正式夫妻或妾房事正淫以外,不非時淫,更不邪淫,以上三種做到即為「身業清淨」。再者,人們經常不說一切虛妄不實的話;不談男女穢褻或誘惑之詞;不搬弄是非,兩頭饒舌;不咒人,不罵人,以上四種都能做到,即是「口業清淨」。如果沒有非分的意圖,不當的獲取,知足常樂;凡遇一切不稱心,不順意的事,及一切不愛聽的語言,不怒目,不生氣,忍之則有太和;常行佛法,生起智慧,發現真理,沒有愚痴的行為,以上三種做到,就是「意業清淨」。行此十善業道,我們心中隨時都是清淨安寧,自然光明磊落,不但感應死後一定生天,即在人間,如人人都能行此十善,亦可建立人間樂土,維持世界永久和平。

否則,人們三業不淨,所造十種惡業感報,不但死後墮落諸加倍苦海及諸苦痛地獄,就是現世社會,亦成苦惱黑暗,況且人與人之間,社會與社會之間,邦國與邦國之間,輾轉相報,報應相加,就造成了這個世間無邊的苦海,形成了陽世的活地獄。嬰兒幼童尚知厭苦喜樂,何況成人,尤當自愛自重,共同負起推行善業的責任,建立人間的樂園,為人類共同的幸福而努力。

前一篇文章八苦
下一篇文章哀哉七月十五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