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千千萬萬廣大的佛教信徒裡,會稱唸「南無阿彌陀佛」、「南無觀世音菩薩」的人,可以說百分之百;但是,知道「南無」二字是什麼意思?除了少數對佛理有研究的智信者以外,估計約百分之八十以上,完全不會明白。

有一位想讀佛學院的考生,入學口試時,老師問她:「什麼叫南無佛?」考生毫不遲疑的回答說:「因為佛出在西方,南方當然沒有佛,所以稱南無佛。」一時引得哄堂大笑。

有一次,一位國民學校的盧老師,問她虔誠信仰、持齋唸佛約三十年的老母親:「什麼叫南無阿彌陀佛?」老太太的回答妙極了,她說:「南無是諸佛菩薩的尊姓。」為了使女兒更加了解,她還舉例說:「例如: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,南無阿彌陀佛,南無消災延壽藥師琉璃光佛,南無觀世音菩薩,南無大勢至菩薩,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。可不是嗎?大海眾那麼多的菩薩,都稱南無,這還不算諸佛菩薩的姓氏,是什麼?」老太太怕說得太空洞,使人不易了解,竟拿出朝暮課誦本來,翻開指給女兒看,又指著廳堂上懸掛的那些佛菩薩像,使女兒盡量明白她的道理。女兒還是覺得有些懷疑。老太太見女兒連連的搖頭,她覺得女兒真笨,還不懂她的意思,又慈音和雅地說:「這好比我們家裡的人,因祖宗姓盧,你父親就姓盧,我從你外婆家,楊姓嫁過來,亦改姓盧,生了你們兄弟姊妹一大群,當然跟著你爸爸姓盧,是同樣的道理,你知道了嗎?」女兒勉強點點頭,老太太也高興的笑了。

後來這位盧小姐,正式的皈依了佛教,在受三歸戒的儀式中,跪在佛前,合掌恭敬,閉目淨心,很清楚的聽師父教授稱唸:「南無佛:歸依佛寶以為師。南無法:歸依法寶以為藥。南無僧:歸依僧寶以為友。……」在她心中,對母親所說的,不免生起了一個疑問:南無佛、南無法、南無僧,難道說佛法僧都姓南無嗎?事後乃請教師父,師父解釋道:「南無就是皈依的意思,世人在未正式信佛以前,多信邪迷,既已初入佛道,就要改邪歸正,離開黑暗,歸向光明,所以叫做皈,這是『翻邪三皈』;若以後修行佛道,由五戒十善……,持種種齋戒,還要受皈依,那叫『重受三皈』。不但是此時此刻皈依,在內心上時時刻刻都不離開皈依;皈者乃回來的意思,如遊子歸家,依家而住,依父母的訓導,以立身做人處世,依父母的財產而生活生存,這就是依。世人本來個個都是佛子,因貪瞋痴等,向外追求一切惡法,失去了家鄉,久而久之,也不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;今既迷途知返,就要改過自新,重新做人,當依佛為師,依佛所說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為良藥,治一切心病,依僧為良師益友。僧等於看護施藥的人,於出家人指導之下,在一切善業及淨法中薰陶,不但皈依現世的『住持三寶』,更應當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不只皈依觀世音、大勢至、文殊、普賢、彌勒、地藏,諸大菩薩,乃至十方清淨大海眾那樣多的菩薩都要皈依,我們的心,日夜都要和諸佛菩薩的心在一起,要學習先聖先賢,要做諸佛菩薩的弟子 — 學生。」盧小姐聽完師父的開示,才除去了心中的疑惑,完全明白「南無」的道理;並向師父說:「佛教為何不直接用皈依以代替南無二字那該多好呢!比如說:『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』,聽起來使人容易明白,豈不是更好嗎?」

師父為了解釋何以佛教一直用「南無」二字,又再說:「南無是原來的梵音,正音應該稱唸為『納謨』,不當唸南無二字的本音,翻譯成中國文字為歸命、禮敬、歸禮、救我、度我、皈依的意思,是眾生向諸佛菩薩至心歸依信順的話,因為佛經自印度傳入中國,本是梵文,必須經過翻譯,才有現在的漢文經典,但譯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當時有幾種不翻的規定,如玄奘大師譯經,就有五種不翻:一、如密咒陀羅尼,祕密不翻。二、如阿彌陀佛,含有多義,若翻漏義,故不翻。三、此方沒有的,不能翻。四、順於古例的不翻。五、為生善,如聞阿彌陀佛或般若二字,即生善的信念,故不翻。南無二字,亦因上述其中的理由故不翻。但以時代潮流的演變,若依金剛經云:『法無定法,定法非法』的原理,推行正信人乘佛教,不妨變通權宜,直用『皈依』二字,比較使廣大的信佛徒眾容易明白接受,如在教主聖像上,即印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,如此以免世人誤解重重,乃是一件頗有意義的事。」從此以後,盧小姐就成為一個在家的正信居士,對於師父的見解,到處都在宣傳。希望世上的佛教徒個個都如此宣傳,如果將來千千萬萬的信佛群眾,都能了解南無佛就是皈依佛的道理,真是「功德無量」。

前一篇文章牟尼不是摩尼
下一篇文章如何修六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