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我們地球日落的西方,此去相隔十萬億佛土,有一個沒有任何憂愁,而只有極其快樂的佛國,名為極樂世界,現在的教主,就是人所週知的「阿彌陀佛」。阿彌陀是梵音,譯成中國文字,乃包含無量壽、無量光、無量甘露,或說無量功德,乃至無量眷屬的意思。因為古德譯經時,有「含多義者不翻」的規定,故仍用阿彌陀的字音;這尊佛為什麼叫阿彌陀呢?依阿彌陀經上說:「彼佛光明無量,照十方國,無所障礙,是故號為阿彌陀」;「彼佛壽命,及其人民,無量無邊阿僧祇劫,故名阿彌陀」;「阿彌陀佛,成佛以來,於今十劫」,今現在說法。他的本名,稱為「觀自在王如來」;「無量壽佛」、「無量光佛」是他的德號。因這尊佛,光壽無量,在無量壽經裡說:「是故無量壽佛,號無量光佛、無邊光佛、無礙光佛、無對光佛、燄王光佛、清淨光佛、歡喜光佛、智慧光佛、不斷光佛、難思光佛、無稱光佛、超日月光佛。」這都是對他的尊稱,但均以「阿彌陀佛」,一句萬德洪名而總攝之,一切無量,當可包羅無餘了。
十方三世一切諸佛,之所以成佛,不是輕而易舉的,必須在多生累世,無量劫來,廣行菩薩大願,修行辦道,弘法度生,萬德所感,方能成就。
法華經上說:在三千塵點劫的過去,有佛出世,號「大通智勝如來」,在未出家時是國王,有十六王子,後來亦均隨王出家修道,由沙彌菩薩而成等正覺。當時如來與十六沙彌菩薩授記,其中一王子,將來成佛,號阿彌陀如來,佛國淨土當在西方。
悲華經上說:在過去恆河沙數大劫,有刪提嵐世界,當善持盛劫的時期,有轉輪聖王,名無諍念王,時值寶藏如來出世;聖王及其千子,至誠恭敬、禮拜供養如來及諸聖眾,佛令聖王及千子與無量臣民大眾,發菩提心;佛入三昧,放大光明,現出十方世界,有清淨佛土,也有五濁惡世。聖王問佛:「菩薩當以何業而得清淨世界?」佛言:「菩薩當以願力,而得清淨世界。」王即發願:「我自今日起,行菩薩道,願成佛時,我世界中,無有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眾生皆金色身,沒有女人,等一化生,壽命無量,世界清淨,無有臭穢。他佛世界,若有眾生,聞我名號,修諸善本,願生我世界者,願其命終,必定得生。」聖王發此大願之後,請佛授記,佛告之曰:「大王:此去西方,過百千萬佛土,有尊音王如來世界,清淨莊嚴,悉如大王所願,汝發此願,改汝名字為無量清淨,彼佛入滅後,再經三佛出現入滅,一經恆河沙阿僧祇劫,入第二阿僧祇劫,此時世界轉名為安樂,汝於此時作佛,號無量壽如來。」
在無量劫前,有世自在如來出世,當時國王聞佛說法,深得法樂,乃捨王位出家為沙門,名叫法藏比丘,對佛說:「我發無上菩提心願,盼修行得清淨妙土,早成正覺。」當時佛說了二百一十億諸佛國土,好壞悉皆現前,以應法藏心願,使他能見,法藏乃攝取五劫諸佛清淨妙土,願行清淨妙行,於佛前發了四十八個大願,當時大千感動,天雨妙華,空中有聲讚歎:「發此大願,定當成佛。」法藏比丘,受此莫大的鼓勵,修行菩薩之道,經過了兆億劫數,積集無量德行,遂滿其願,在安樂世界成佛,號無量壽佛。
就因此種種說不能盡的宿世淨業因緣,而成就了現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,以其願力宏深,十方國土眾生,都敬仰他,而求往生彌陀佛國,若有五濁惡世凡夫眾生,聞其佛德稱念聖號,但念「阿彌陀佛」一句萬德洪名,都可消除恆沙罪業;因彌陀佛土,依正莊嚴,殊勝妙樂,所以釋迦牟尼佛才讚歎說:「十方三世佛,阿彌陀第一」。